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领袖人物
先锋人物
名星人物
责任大使
侨界领头羊
扶贫志愿者
扶贫状元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人物
   

扶贫助困书华章
 ——记“广东省扶贫使者”麦哲伦
李会生  吴坤红

    2010年7月,台风“灿都”夹着暴雨袭击茂名大地。深夜,茂南区公馆镇周坑村民陈华坤一家挤在一起,听着屋外吓人的狂风暴雨声,提心吊胆。在焦虑和恐惧中,一个黑影裹着风雨闯了进来。陈华坤借着微弱的灯光认出这是驻村干部麦同志,心里非常感动。麦同志问清陈华坤一家人安全后,又叮嘱了几句,水也不喝一口,又消失在茫茫黑夜和风雨中。陈华坤望着麦同志的背影,潸然泪下……

    这个麦同志,就是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理事、被誉为“广东省扶贫使者”的麦哲伦!

    麦哲伦说:

    愚公能移山,我们也能扶周坑

    2010年1月,市委办干部麦哲伦被派到茂南区公馆镇周坑村扶贫,兼任中共周坑村党支部副书记。

    周坑村是全镇最穷的村庄,是省级贫困村。扶贫工作组的到来,打破了村庄往日的宁静,也给村民带来了脱贫奔康的希望。到了周坑,为尽快摸清情况,得到准确详细的第一手资料,麦哲伦与工作组其他同志,每天吃其住在村里,分头到各村各户拉家常,摸民情。一天晚上10时多,麦哲伦从村民陈孔华家里出来,被陈家家徒四壁、致富无门的困境所震动。他在村路上一边走一边思考如何才能让陈家脱贫,不小心掉进了村中的一条水沟,全身沾满了污泥浊水。麦哲伦从沟中爬上来,抖了抖衣服的泥水,又继续到其他农户家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麦哲伦与其他住村干部一起,遍访了周坑11条自然村433个农户,逐家逐户摸清底子。他们记下厚厚的一大本工作笔记,上面覆盖了村民的家庭状况、贫困原因、发展愿望等等。最后,筛选出65个帮扶的贫困户名单。麦哲伦当过镇干部,也到过不少农村,他发现周坑村的贫困,比所见过的、甚至比想象中的要严峻得多。周坑的穷不仅穷在荒芜的山头、瘦瘠的田地、破旧的房屋,更可怕的是已穷入村民的骨髓、心坎,连斗志也被噬殆尽了。年轻力壮和有门路的纷纷外出谋生,留在村里的都是老弱妇孺。穷怕了的周坑人,自惭形秽,在陌生人面前竟然不敢承认自己是周坑人!

    周坑村的贫困让麦哲伦感受到了肩上责任和压力的重大。他强烈意识到:扶贫须扶心,要使周坑摆脱贫困,必须让村民振作起来,树立战胜穷魔、拔掉穷根的决心和信心。

    面对穷困、落后、环境恶劣的周坑村,一些同志曾信心不足, 产生过畏难情绪。但麦哲伦在研究会议上说:“愚公能移山,我们也能扶周坑”。只要我们把自己当作周坑人,什么困难也挡不住脱贫奔康的脚步。统一思想认识后,驻村工作组很快有针对性地提出“助残弱、助就业、助学生、助技能、助建房、助农商、助种养、助基础、助发展集体经济”的扶贫措施。

    麦哲伦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10年7月,台风“灿都”掠过茂名全境,正面袭击周坑。台风登陆前,麦哲伦与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做好防风工作;台风登陆后,他又奋不顾身带领村民抢险救灾,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由于措施得力,预防工作做到家,“灿都”台风虽然给周坑村造成一定损失,但没有带来人员伤亡。当麦哲伦拖着疲惫不堪周身泥水的身子回到村委会时,人们发现他脚下那双皮鞋每只都裂开了大口,活像两条张着嘴巴的鳄鱼。于是“麦书记鸟枪换炮,穿起鳄鱼牌皮鞋”的轶闻不胫而走,传遍周坑。

    麦哲伦说:

    扶贫攻坚战,分进合击才得胜

    扶贫驻村工作组摸清了周坑村情况,建立起档案,制定了扶贫工作方案后,吹响了扶贫攻坚战的号角。但在具体工作中还是沿袭过去的扶贫方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一次周会上,麦哲伦说:“扶贫攻坚战,分进合击才得胜。只有科学扶贫,才能脱贫奔康。”他解释,所谓“分进”就是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多管齐下”的方式来解决村民目前的困难。所谓“合击”,就是根据周坑村的实际情况,集中力量,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特色产业,建立长效脱贫机制。大家都认同他的这个观点,分工挂钩到户,与贫困户商量对策,选取合适脱贫措施,为每个贫困家庭都量身定做了一套发展方案:有的发展养殖业,养牛养猪养三鸟;有的发展种植业,种瓜种菜种花卉,对劳力有富余的贫困户,则帮助他们转移就业。

    麦哲伦挂钩扶贫的村民陈华坤,膝下有三个儿子和79岁的母亲。一家6口靠陈华坤一人独力支撑,生活面临绝境。麦哲伦出资送陈华坤及其大儿子参加劳动转移培训,学习技能后推荐到深圳就业,月收入均有2500多元。又争取赠送两头“扶贫牛”给陈华坤饲养,还扶持其养鸡养鸭,种玉米和马铃薯,积极发展种养业。陈华坤一家枯木逢春,生机勃发,如今年收入已经超过4万元,不但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走上了致富奔康的大道。

    周坑山多田少,毗邻市郊,紧傍国家四A级旅游景点森林公园。根据这一独特的优势,市委办扶贫小组制定了发展“种、养、游、商”四大产业,把周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村容整洁、村民和谐”社会主义新村的宏伟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建设脱贫的长效机制,麦哲伦在市委办领导的带领下,煞费苦心与社会各界沟通、协调,争取交通、水利、教育、农业、物价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开通了硬底化周坑大道,建设起环村公路,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再也不用走着泥泞的山路,打破了周坑自我封闭、与世隔绝的自然状态。同时修复改造了原有水陂,兴建三面光防渗渠,治理河道,保障农田和鱼塘用水,改变了过去无雨则旱、有雨则涝的状况。

    麦哲伦与驻村的其他同志四处奔走,争取民企和私人老板支持,筹措资金开办集体企业。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立足于周坑山坡多草源足的优势,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养殖。周坑村先后创办了亨晟养牛场和养鸡场,建造了两个共1000平方米的牛栏,形成年产肉牛200头的生产能力。还建立起无公害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和名贵花卉基地,并进入市区开设了亨晟绿色农副产品平价直销店(连锁店),集体经济薄弱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改善。为了创办亨晟种养合作基地,麦哲伦亲拟了120页的理事会章程,并反复修改。同时他不厌其烦,多次奔走于工商、畜牧、卫生、税务等十几个单位部门之间,终于办妥相关手续,使“合作社+基地+农户”这种合作生产模式脱颖而出,有效地推动了特色种养业发展。

    办好教育是建立脱贫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举措为了稳定周坑的小学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麦哲伦和驻村工作组的同志,四处奔走,争取资金,改造周坑小学,建设了校门、围墙昂、球场和校道。2011年农历大年初二,他还牵头组织请来教育局长坐镇,动员商界人士参与扶贫,成立了茂南区第一个村级奖教助学慈善基金会,现场筹得资金10余万元。麦哲伦携妻带儿参加,还当场捐赠人民币2000元。
麦哲伦说:

    心血洒瘠土,穷乡铁树也开花

    麦哲伦的一位朋友曾对他说,年年扶贫,也不见什么成效,你走走过场,辛苦一年也就回来了。由于驻村扶贫干部的生活和工作比较艰苦,通常是实行一年轮换制。麦哲伦说:“心血洒瘠土,穷乡铁树也开花。我就不信,除不了贫,灭不了困。周坑不脱贫,我就不离开”。麦哲伦心甘情愿自找苦尝,一驻三年从没轮换过。他为了农民群众能过上好日子,把扶贫作为了一项事业,舍家忘妻儿,全副身心扑在周坑村的脱贫奔康上。

    抓好科技扶贫,提高劳动者素质始终是扶贫攻坚战的一个着力点。做过中学高级教师,出过6本个人专著的麦哲伦特别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他经常邀请农业专家进村举办种养技术讲座,免费发放相关种养资料,提高村民种养水平。有时专家无法及时来到,他就亲自出马讲课。两年多来,他坚持“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了畜牧养殖、水稻花生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使大部分村民都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两门以上的农业生产技术,大大提高了贫困农户依靠种养技术脱贫致富的能力。

    创办亨晟牛场时,为了减少中间环节多省几个钱,同时又确能保买到好牛,麦哲伦和村党支部书记带着一名“牛中佬”,往返奔波于化州、吴川等地,细心挑选耕牛。一次,在赶往化州途中,麦哲伦的坐驾被一辆大货车从后面猛撞上来,撞毁了车屁股,花费了1万多元维修费,幸好没有伤及他的性命。说起麦哲伦,许多村民都把他当作村里人,说“他是我们村里为大家去拼搏的年轻人”。

    在周坑驻点扶贫两年多来,麦哲伦最记挂的是村里的贫困户和那些准备上马或正在实施的扶贫项目,而将自己的家晾在一边。家里的大事细务,全由妻子一人承担。长期离多聚少,早出晚归,父亲在孩子心目中已经陌生得恍如路人。有一次,麦哲伦回市区办事,回家看看。孩子怯生生地望着他,小声地问:“你……是爸?”麦哲伦一听,心头一颤,鼻子发酸,紧紧抱着孩子,竞无言以对……

    经过三年多的奋力拼搏,麦哲伦和驻村工作组其他同志以及上级领导付出的心血、洒下的汗水,渗透了周坑的每一寸土地,催开了朵朵灿烂的鲜花。周村不但摆脱了千年的贫困,而且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村民年人均收入已由扶贫小组进村时的1400多元,猛增到去年的9000多元;集体经济收入由当初可怜巴巴的4500元,增长到去年的132700元。周坑11个自然村一栋栋簇新的砖瓦房和小洋楼掩映在绿色山间,点缀着锦绣般的原野,400多户村民家家住进新居。周坑村民再自己是周坑村人,还为自己能生长在周坑而骄傲。不一个“生产发展、生态良好、村容整洁、村民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如初升的旭日出现在周坑广袤的地平线上!

    当年,全省扶贫开发驻村干部座谈会在广州珠岛宾馆召开,麦哲伦作为茂名地区唯一的一名代表出席了座谈会,受到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朱小丹等领导同志的肯定和表扬。2010年,省对扶贫村进行考核周坑村被评为优秀,定为插红旗单位,获奖金25万元。全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现场会以及市、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驻村干部“比学赶帮”活动启动仪式均在周坑举行,麦哲伦在现场作了经验交流。2011年,周坑村被评为“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扶贫农业产业示范园”和“茂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麦哲伦被推选为“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理事”、 “广东省扶贫使者”、“茂南区优秀共产党员”。麦哲伦,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扶贫助困的漂亮答卷。但在成绩和荣誉的面前,他却是一脸的恬静,说:“这一切,都是上级的正确领导、驻村工作组和周坑村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分内工作。”看到如今周坑的变化,他十分高兴,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得。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