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理论研究
扶贫论坛
调研报告
经验总结
扶贫助廉
扶贫315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开发->>理论研究
   
打赢扶贫攻坚战 持久富民奔小康-聚焦两会系列报道
加入时间:2013-4-9    来源:新华网

核心提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力扶贫攻坚,开创三农新局面”五年发展目标和任务,在两会上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全面落实新一轮扶贫攻坚规划,加快脱贫步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代表委员们表示,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必须把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千方百计地增加投入,广泛运用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源,增强贫困村自主发展能力,实现持久富民增收。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市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市委书记郑雪碧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扶贫攻坚不仅仅是扶贫办和农口部门的事,不单是贫困村的事,更是关系承德发展的大事。务必要举全市之力,共同为扶贫攻坚献计出力。要打赢一场硬仗,就是扶贫攻坚。要牢牢抓住历史性机遇,紧紧扭住关键环节,打好、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实现持久富民增收。


    市长赵风楼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力扶贫攻坚,以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为重点,全面落实新一轮扶贫攻坚计划,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加速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扶贫攻坚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头戏”。如何尽快帮助和引导农民脱贫致富,持久增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发展特色产业 


    提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 


    “富有吸引力的特色产业是现代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是农民实现持久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要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富民增收,必须把特色产业开发放在扶贫开发的重要位置。


    目前,我市有400个贫困村,116万贫困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实现脱贫致富、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非常艰巨。


    按照市委书记郑雪碧“八个紧密结合”的扶贫工作总思路,2012年,全市共扶持扶贫产业项目700个,为400个贫困村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小区600多个,稳定解决了1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探索出了依托产业实现贫困农民持续增收的扶贫攻坚之路。


    “今年是国家批复实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的第一年,扶贫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市人大代表、隆化县发改局局长徐奉军说,要充分利用连片开发的有利时机,立足地域资源优势,在产业上力求“一县一业”、 “多县一业”,形成特色。隆化今年将发展时差菜10万亩,同时大力发展肉牛、林果和水稻,今年县财政仅用于农户养牛的补贴就达1000多万元。


    “要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市政协委员、市扶贫办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邱忠说,按照“323”发展战略,今年产业扶贫工作将培育壮大食品医药产业,结合农民的传统生产习惯和产业发展趋势,大力扶持发展生猪、肉牛、奶牛、食用菌、肉鸡、马铃薯、中药材、经济林果、设施蔬菜等主导产业。每县要重点发展2—3个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连片产业带,每个贫困村都要规划建设1—2个产业发展园区,以400个贫困村为基本单元,高起点规划,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


    “引导和扶持贫困村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增强贫困村自身肌体机能和造血功能。”市人大代表杨兆勇认为,特色产业发展要加强区域分类指导,不能盲目跟从。承德林地资源丰富,要充分利用承德的林地和丘陵较多的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林,鼓励引导发展林果加工业,谋划果品深加工项目,带动经济林基地建设,探索多种林下经济模式,如果树间作药材、蔬菜、杂粮等,让各地的特色产业如平泉食用菌,兴隆、宽城果品,围场马铃薯,丰宁奶业,隆化肉牛,滦平、承德县肉鸡和设施养殖以及环首都各县的设施蔬菜产业成为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能够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


    龙头带基地 


    带动和激活农民自主发展能力


    “由于受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惯性思维影响,大多数贫困的农民对未来发展很迷茫,想致富,却不知如何致富,这就需要典型的带动示范作用,通过帮、拉、推等各种方式奠定其发展基础,激活其发展能量,从而走向富裕之路。”市政协委员、市农牧局副局长张学东认为,今后应继续坚持和完善“扶持龙头、带动基地、壮大产业、激活农户、助农增收”的扶贫方式,通过龙头带基地带农户的发展,培育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激发贫困户的发展欲望,增强农民的自主发展能力。


    龙头是牵引,培育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非常重要。过去五年,我市探索建立了“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落实扶贫资金46亿元,实现3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目前,全市有34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市人大代表王海瑞认为,要依托这些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建立扶贫专业合作社,使产业扶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对涉农扶贫龙头企业应实行贷款贴息支持,要在省扶贫办认定我市河北省扶贫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再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强化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建设,让农户、贫困村成为龙头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地。


    据了解,目前全市有24家企业被省扶贫办认定为“十二五”省级扶贫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都和扶贫部门签有协议,对贫困户相应的产业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和购销服务,带领农户闯市场。


    “前有国家的支持,后有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保障,农民的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就会增强。”身为大学生村官的人大代表王继承说,大力实施的“细胞工程”扶贫工程,每户给予3000—5000元的资金支持接贴息资金支持,更加鼓起了农民脱贫的信心和力量。


    代表委员们建议,大力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生产经营形式,发挥企业连接市场与农户的纽带作用,激活农民的发展欲望和活力,建立和完善农民与龙头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真正起到扶持一个企业,带动一项产业,实惠一方百姓的作用。


    整合社会力量 


    聚集脱贫致富的巨大能量


    “扶贫开发是一项覆盖面广的系统工程,是关系人民福祉的重要工作。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必须坚持党委总揽、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扶贫开发领导体制,进一步深化社会扶贫工作。”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扶贫工作必须实行“一把手”工程,整合全社会的各种力量,按照帮路子、帮资金、帮项目、帮物资、帮技术、帮素质的“六帮”要求,在探索建立社会帮扶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在促进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上做文章,为农业、农村脱贫增收产业发展汇聚能量。


    目前,我市已形成了四级联动的帮扶工作网络,已争取到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民建中央等5个中直机关、民主党派定点联系我市6个扶贫县,争取到省政府办公厅、省交通厅等52个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我市93个贫困村。确定了259个市直党政机关、部门、企业对口帮扶259个贫困村,各县安排了672个县直帮扶单位。争取了7位省领导定点联系我市7个县,我市41位市领导、267位县领导定点联系贫困村,全市400个贫困村实现了帮扶全覆盖。


    市政协委员、承德畜牧场场长王英俊认为,在现有国家、省、市、县四级扶贫网络的基础上,应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大力倡导企业家、扶贫志愿者从事扶贫事业活动,形成以专项扶贫为主导,以行业扶贫为辅助,以社会扶贫为补充的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扶贫模式,推动扶贫开发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


    “资金是制约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因子,应整合全社会力量,探索区域开发和扶贫开发统筹推进新模式,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建立扶贫互助社和农户自立服务社等互助模式,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对农村及贫困户给予支持,整体上形成上下齐心,其力断金的扶贫合力。”市政协委员赵素娟说。

 
    “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扶贫责任人人有份。”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应聚合全社会的能量,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人士在行业、资金、技术和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贫困村出谋划策、开发资源、改善条件、引进技术、创新产品、培养人才,合力加速农村脱贫致富步伐,为实现跨越赶超、后来居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记者 冯翠昕 编辑:郝延霞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