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扶贫要闻
部门动态
协会新闻
定点连线
地市联播
对口帮扶
会员快讯
高层连线
省外要闻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前沿->>扶贫要闻
   
南方日报:扶贫“双到”猛甩“穷广东”帽子
加入时间:2012-4-10    来源: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左拔村村民钟国红在照料自己家的灵芝,该村过半的贫困户都有自己的灵芝种植场。本版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悦

左拔村村民钟国红在照料自己家的灵芝,该村过半的贫困户都有自己的灵芝种植场。本版摄影 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悦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快艇冲锋,绕过了无数的湖中山峰,下船上岸,再经过七八公里的山路,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左拔”的省定贫困村。  

    如果走陆路,从河源到这个村要花三四个小时。由于万绿湖水库建设,东源县半江镇左拔村原本通往县城的陆路被切断,村民现在多选择水路出行。  

    去一趟城里坐船要每人35块钱,没事情不出门,去一趟当天回不来,还得住一晚。村民有事多找村干部代劳。现在公路通了,可以开摩托车去韶关新丰县,大约40分钟。  

    《走读广东》采访组带你探访左拔村,看看扶贫“双到”政策实施以来,农民的生活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山沟里的新房  

    一路走着,与老旧的土坯房对比明显的是,这两年村子里盖起了越来越多的新房子,不少人已经搬进了新居,过年时大红的对联仍然在表达着村民的喜悦  

    由于山路崎岖,左拔村的工作人员特意开车前来接送我们。开车的男子名叫余海滨,是深圳市龙岗区委组织部派驻左拔村的扶贫干部,村民都亲切地称他“滨哥”,虽然他才35岁。 

    他告诉我们,左拔在册人数432户1532人,其中贫困人口有142户625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不少村民都已搬到东源县城或河源市区居住,村中的青壮年更多数在外打工,如今村内的现住人口只有359人。 

    七八公里的山路开行了近20分钟,远远地看去,一栋两层高的新楼房特别显眼。滨哥说,那就是刚竣工没多久的左拔小学兼村委会大楼。 

    原来的小学和村委会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成为危房,得益于扶贫“双到”政策,帮扶单位出了20多万元、村民和外出乡贤捐了一些,剩下的由政府补贴,终于建起新教学楼,改造后的学校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 

    左拔村党支部书记钟高州告诉记者,“左拔小学最多时有200多名小学生,村里还有一个初中,加起来有400多名学生。”不过,由于学校合并,左拔小学只留下了1—2年级的学生,一共只有8名学生和3名老师,初中也早就被撤并了。 

    孩子读书的时候需要住校,每个星期回来一趟。当地政府安排了船只接送,每趟需要一个半小时,很是辛苦。 

    一路走着,与老旧的土坯房对比明显的是,这两年村子里盖起了越来越多的新房子,不少人已经搬进了新居,过年时大红的对联仍然在表达着村民的喜悦。 

    更多的房子还在“大兴土木”,尤其是在左拔小学旁边的一块空地上,28户新房已经完成了框架建设。 

    滨哥告诉我们,扶贫工作组进村后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帮助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有效地改善居住条件。得益于我省的扶贫政策,住房改造的贫苦户每户可获得省里1万元的补助。“为了帮助他们改造,帮扶单位也决定给予每户5000元的补助。” 

    经过帮扶单位的多方争取,左拔村还被东源确定为半江镇唯一的县级幸福安居工程示范点,极大地推动全村的农房改造进程。 

    左拔村示范点项目共有住房改造117户,目前已经有113户已动工,4户也正在筹备。“有了上级的1.5万元补助,我们盖起房屋来就容易多啦!”贫苦户钟国红已于去年年底搬进了新居。 

    老房子就在新房子旁边,很是破烂,钟国红有点不好意思带我们去看。老房子有的地方已经坍塌,黑乎乎的,看起来完全不能住人。 

    今年已经80多岁的谭阿婆身体还算硬朗,由于她原来住的房子在一次大雨中发生部分坍塌,村里便临时给她搭建了一个小房子住着。在小房子的旁边,正在为她盖一栋新房子。 

    谈到新生活,钟国红兴奋地打开水龙头,“你看,现在都有自来水啦!”以前他都是从外面挑水吃的,像他这样有体力的还好,年龄大的就很麻烦。2010年年底,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村里通上了自来水。 

    现在手机也轻松打通了,而以前回到家想打个手机都很困难,因为没信号,还要跑到山顶上去打。 

    钟国红认为,山区想发财致富就必须要通路,现在路也通了。记者了解到,2010年帮扶单位出资35万元,帮助左拔村完成了10.3公里村道建设。今年又增加投资6.12万元在主村道上安装路灯,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 

    除了盖新房,让钟国红最为自豪的是他的灵芝种植场。虽然在扶贫工作组到来之前左拔村的老百姓就已经开始种植灵芝,不过真正形成产业化,还是在工作组对村民提供技术培训、资金补贴之后。 

    “过半的贫困户都拥有了自己的灵芝种植场。灵芝属于高附加值产品,价位也比较高。”滨哥透露,大部分贫困户家庭种养已经取得较好销售收入,工作组和村委多方积极联系有关农产品销售公司,为贫困户解决农产品市场销售问题。 

不断提高的幸福感 

    虽然目前我省已从总体上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收入差距问题还很尖锐,相对贫困还将长期存在,扶贫开发依然任重道远 

    年初的一个消息,让滨哥紧张和兴奋了许久。 

    2月1日,汪洋书记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宣布,省委、省政府已确定按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33%确定2013年至2015年农村扶贫标准。这意味着我省贫困线由原来的人均年收入2500元提高到了3000多元。 

    而由此推算,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扶贫对象约为35万户171万人。 

    让滨哥兴奋的是,这说明我省越来越重视扶贫工作,紧张的是,这也意味着他必须加倍努力,才能更好地做好村里的扶贫工作。 

    实际上,滨哥已经基本完成了“双到”扶贫所下达的工作目标,实施以来,帮扶单位已经整合各类资金700多万元投入到左拔村。村集体收入大幅度增加到接近12.5万元,远远超过3万元的达标标准。贫困户人均收入4800多元,也远超2500元的标准。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其实大部分扶贫“双到”村都已经完成扶贫任务,左拔村的情况也只能算是中等偏上。有些贫困户的人均收入甚至过万,已经完全不是贫困户。 

    根据省扶贫办提供的数据,“双到”工作开展以来,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预计今年我省将全面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纯收入达到或超过2500元的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目标任务。 

    但即便如此,扶贫的形势依然艰巨,因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进展还不平衡,仍没有脱贫的贫困户贫困村,不少是脱贫难度大的“硬骨头”,比如2500元的收入水平仅为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27.1%。所以,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预期目标,仍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的扶贫标准也是动态调整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扶贫标准,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我们以往的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消除绝对贫困,但这只是扶贫开发的一个阶段。 

    而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新增的扶贫对象数量依然庞大。扶贫开发已经转变到以解决相对贫困为主的新阶段。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而且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不单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问题。甚至是事关发展全局,事关群众福祉,事关长治久安的问题。 

    朱小丹省长在全省扶贫工作会上表示,虽然目前我省已从总体上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收入差距问题还很尖锐,相对贫困还将长期存在。 

    左拔村只是广东3409条“双到”扶贫村扶贫改造的一个缩影,经过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喜人的变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扶贫工作可以结束,随着全省扶贫标准的提高和贫困户的增加,相对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要保证稳定脱贫,实现共同富裕,依然任重道远。 

    按照计划,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将全面转入巩固脱贫成果、加快奔康致富新阶段。根据党中央的精神,我省也已经出台了《广东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意见》,这是我省深化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我省将粤东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差、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石灰岩地区、沿海干旱地带和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省际边界地区等连片地带,包括处于这些地区内的林场、农垦、华侨农场等,确定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 

    按照省里的决心,以后类似左拔村这样的贫困山区、库区依然将成为下一阶段扶贫开发的主战场。 

    滨哥相信,“看来,左拔村的幸福将不断提高!” 

    记者又问他,“你认为扶贫给村民带来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 

    “我觉得是老百姓有了信心!” 

出走与回来 

    “晚上有人突发疾病的话,最可能致命的是延误治疗。打电话给河源,那边派船过来,要1个小时,加上出去要2个小时,这是最快的方式。”现实逼迫着大家搬出去 

    采访组在村里走访发现,除了新房,破旧的泥土房也随处可见,这些房屋多数空无一人,空留残垣断壁。它的主人早就远走高飞,偶有过年过节回来打扫一下。 

    由于原来左拔村地处万绿湖库区,交通不便,生存条件艰苦。稍微有点条件的人都争着搬走了,村里已经很少有青壮年劳动力。 

    滨哥开玩笑地说,“村里目前最青壮年的就是村支书了!”钟高州马上笑了起来,“我也已经40了!”就算是625名贫困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外出打工了。 

    左拔的情况虽说稍显极端,但这是目前广东山区农村“空心化”的真实写照。村支书钟高州原来也一直在河源做生意,后来看到村里事务实在没有什么人来管理,便主动回来竞选村主任。 

    为了跑山路方便一些,他专门购买了一辆二手越野车,每次他都在河源加满油,开回村里过一段时间。 

   “在这里头住实在不方便,卫生、就医、上学这三块是最麻烦的。”“晚上有个人如果突发性疾病的话,最可能致命的是延误治疗。我们要打电话给河源,河源那边派船过来,要1个小时,加上出去要2个小时,这是最快的方式。如果开车出去,到最近的码头那边,开车就要1个小时,山路蜿蜒。” 

    “实际上,搬出大山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东源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再加上万绿湖是自然保护区,东源县也划为保护生态限制发展区。只有想办法把村民转移出去,才有大面积脱贫致富的可能。即使能在库区边远的村一时形成某些产业,但最终可能会因缺乏竞争力而劳民伤财。 

    “比如,在库区某镇某村发展蔬菜(基地)种植,肯定会因交通不便而增加生产成本,同样因交通不便而增加销售成本,甚至增大损耗、降低产品品质,其竞争力肯定不如城市郊区的蔬菜基地,该蔬菜基地的前景可想而知,因此导致劳民伤财的事例不少。” 

    一个只有二三十人常住的村,按“双到”工作要求,如果要通硬底化道路、通讯、通电等,往往需投入几百万元资金,受益面低下可想而知。 

    “所以我们要跳出固有的扶贫思维,引导贫困户向城镇集聚,同样的几百万元资金投入到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受益面将达到最大化。” 

    汪洋书记此前曾多次强调,“双到”扶贫要在“靶向疗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辨证论治”,做到标本兼治。就像中医看病,号不准脉,就下不准药,治不好病。做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关键要号准脱贫致富的脉,找准症结,开好方子。 

    为了鼓励有条件的村民搬出去,河源市制定了比较优惠的鼓励政策,比如,在外面建房子的同样可以享受省里的房屋改造政策,帮扶单位也给予与村里建房一样的补贴。 

    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实施3年多来,各地各部门都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推动扶贫,出现了不少有创造性的举措,很有针对性,也很有生命力。 

    比如,东莞突出产业扶贫、经贸扶贫等七个抓手,提前实现帮扶目标;清远“引龙头、建基地、扶大户、带农户、联城乡”,着力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梅州则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贫困户稳定脱贫。 

    顺德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扶贫,实现农村、农户双增收;省交通厅加快新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省水利厅大力加强粤东西北地区水利建设,显著增强贫困地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加大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就业扶贫,等等。 

    这些特色方法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问题。 

变·通 

    ◎贫困户钟国红说,以前没有自来水,要从外面挑水喝,有体力的还好,年龄大的就很麻烦。2010年年底,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村里终于通上了自来水。 

    ◎手机也可以打通了,以前村民从外面回到家,想打个手机都很困难,没信号打不通,要跑到山顶上去打。现在方便多了。 

    ◎山区想发财致富就必须要通路,现在路也通了。2010年帮扶单位出资35万元,帮助左拔村完成了10.3公里村道建设。今年又增加投资6.12万元在主村道上安装路灯。 

    ◎让村民自豪的还有他们的灵芝种植场。过半的贫困户都拥有了自己的灵芝种植场。大部分贫困户家庭种养已取得较好销售收入。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