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扶贫要闻
部门动态
协会新闻
定点连线
地市联播
对口帮扶
会员快讯
高层连线
省外要闻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前沿->>扶贫要闻
   
珠海帮扶怒江:扶贫开发风正劲 江海深情坚若石
加入时间:2018-3-28    来源:南方日报


    刚刚过去的半个月里,珠海人的朋友圈被来自怒江的西红柿刷屏了。由于怒江西红柿滞销,珠海农控集团果断出击,连续引入了多批西红柿到珠海市场,一度引发市民抢购热潮。

  
    这既是珠海人爱心的体现,更是东西扶贫协作的生动注脚。怒江州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的“三区三州”之一。自珠海怒江开展东西扶贫协作以来,两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两省的决策部署,加强沟通联络,构建平台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全方位多领域推进扶贫协作工作。
 
    在珠海和怒江两地的积极推进下,珠海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8亿元,实施扶贫协作项目30个,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800人,形成了全社会关注支持怒江精准脱贫的良好氛围。产业扶贫项目在怒江开展,贫困户住房条件正在大幅改善,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基础设施和水平正在稳步提升。
 
    如今,怒江大峡谷的公路两旁,鬼斧神工的自然之美依旧震撼人心。但更让人欣喜的是,沿江两岸焕然一新的房子、轰鸣不绝的工地已随处可见,它们正向人们诉说着怒江扶贫开发的豪情与速度。 



产业协作 


    形成多元化全覆盖的产业扶贫新格局 

    贡山县捧当乡闪当村,一排排黑色遮阴网下,一朵朵棕色的仿野生种植羊肚菌从泥土中冒出头来。在春日的暖阳里,村民们忙着采摘、包装、搬运,丰收的喜悦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闪当村羊肚菌种植带头人余丽萍说,村里种了300亩羊肚菌,若市场价格稳定,能给村里带来200多万元的纯收入。 

    贡山县山地多、林地广,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宜羊肚菌生长。去年以来,该县把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施策的抓手。在闪当村成功种植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在各乡镇推广羊肚菌种植项目,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拓宽经济来源。 

    目前,在珠海市的帮扶下,贡山县羊肚菌种植面积已达1170多亩,惠及三乡两镇18个村委会约3000户6000人。羊肚菌也在珠海受到了热捧,余丽萍介绍,已经有不少珠海的公司与她洽谈合作,不过,目前冷链配送是一个难点。 

    如今,余丽萍已成立了羊肚菌专业公司,下一步将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的群众依靠羊肚菌种植获得更多的收益。
 
    羊肚菌只是珠海产业帮扶怒江的众多“造血”基地之一。在珠海帮扶怒江的工作中,珠海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摸索出“分散组织生产、集中规模经营”的产业帮扶模式,依托扶贫资金支持产业项目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形成了多元化、全覆盖的产业扶贫新格局。目前,中华独龙蜂、羊肚菌、冬早蔬菜种植、天麻和高黎贡山猪五大特色扶贫产业正在怒江州各个县(市)落地生根,群众积极参与,热情度高。
 
    这些扶贫基地的背后,有着一连串的保障措施。珠海尤其重视企业带动和政策引领,为推进怒江州珠海市产业合作,珠海积极开展招商活动,出台招商优惠政策,促成珠海农控集团在怒江投资,引导珠海华发集团、九洲集团、中免集团、水控集团、珠海港集团5家国有企业开展产业帮扶。而且,珠海怒江双方共搭建怒江农产品经贸合作平台,在京东商城珠海扶贫馆和珠海星园扶贫市场设立“怒江馆”,努力为怒江农产品拓宽市场,解决销售难题。 

住房改善 

    上半年将建成4个异地搬迁示范点 

    “在这边做工程,辛苦已不算什么了,还要冒着付出生命的危险。窗外雨还在下着,时间已经过了零点,想着坚守在工地的工人们,我脑海中都是他们在雨夜中团结奋战的身影,我失眠了……”这是一段日记中的文字。 

    在贡山县普拉底乡腊咱村南大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点,记者看到日记的主人谢洪江——珠海格力集团下属的建安集团驻怒江各项目总指挥。据了解,这个项目将为贡山县普拉底乡523人提供住房保障,最终目标是建成一个以民族特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小镇。 

    谢洪江介绍,项目2月9日开标,5月份即要求全部完工。在怒江特有的地貌和地质条件下,工程施工难度大,而且,对外交通条件的落后,也大大限制了工程的建设速度。“不管多难,我们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这个项目,让贫困群众早日住上美丽安全舒适的房子。”他说。 

    改善贫困群众住房条件,也要尊重当地风俗和实际情况。除了推动易地搬迁外,珠海还与当地政府一起鼓励支持老百姓原址重建。 

    沿着蜿蜒陡峭的盘山公路缓缓爬坡,在山腰处,福贡县上帕镇达普洛村浮现在眼前。一座座崭新的房子让这里充满了生机。
 
    村支书王早迪告诉笔者,过去,村里的贫困户大多数住的是“千只脚”楼、竹篾房、石头房,且有人畜混居现象。2017年珠海帮扶安居房资金1048万元,涉及农户262户,每户补助资金4万元。如今,该村已完成了222户房屋的原址重建,绝大部分困难群众都已经住进新房。 

    “我现在有了自己的房间。”上帕镇达普洛村资古朵一组村民一旧生今年10岁。他带着笔者来到自己房间前,虽然家具简陋,但房屋宽敞明亮。一旧生略显羞涩的脸上难掩喜悦。村干部介绍,一旧生家以前的房子是竹木结构,危房等级为D级,通过珠海帮扶资金的支持,解决了一旧生全家的住房问题。 

    从2016年起,珠海对怒江州4县(市)每年各帮扶1000万元,主要用于解决贫困户的住房问题。目前,由珠海负责的4个易地搬迁示范点已经全面动工,今年上半年陆续建成,预计将有1010户3679名怒江人将从世代居住的高山峡谷里搬迁到适宜生存和发展的便利区域。  

扶志扶智 

    筹备设立对口怒江智力帮扶基金 

    在贡山一中有个“金湾班”,成立后仅半个学期,期中考试班级平均分就有六科为年级第一,语文成绩在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均名列年级第一。 

    这个班级的成绩如此拔尖,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来自金湾三灶中学的语文老师周建平。 

    “我想趁着身体还算好的时候,去祖国边疆看看,也想在自己退休前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把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带到贡山,让大山里的娃也同享教育福利。”55岁的周建平说。 
    周建平的教学方法确实给当地带来了新鲜血液。为了提升当地学生的自信心,刚开学时,“强迫”每位学生公开与陪同报名的家长拥抱,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课堂上,他常常让学生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文,活跃课堂气氛。 

    这种教学理念,也影响了当地教师。“金湾班”班主任李卓说,以前的教学中一直忽略了对学生爱的教育,在今年的寒假里,他布置了一份和以往不同的寒假作业——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做一顿饭。 

    珠海的教师去怒江扶贫,怒江的教师也来珠海参观学习。徐艳芳是福贡一中的英语老师,去年9月份,她和学校的另外一名老师一起到珠海斗门二中,参加为期100天的跟岗培训。“特区的办学理念和教师风貌确实和我们有很大不一样,我自己回来后,教学方法上、心态上都做了很大的调整。”徐艳芳说。 

    除了中小学教育外,珠海还为怒江积极开展技能教育培训,现已编制了《珠海市帮扶怒江州技能人才“双百工程”培养实施方案》,对有意愿且符合条件的怒江“两后生”,实行百分之百接收入读,百分之百推荐就业。而且,怒江学生在珠海学习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杂费,并给予每年6000元生活补助和每年4次往返合计3200元交通补助。 

    此外,珠海还正在筹备设立对口怒江智力帮扶基金,对有意愿去珠海工贸技工学校接受维修电工和会计考证等短期培训的怒江州社会青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免除学费、考试费、住宿费、伙食费,免费送学习用品、校服、床上用品,报销路费,安排就业。
 
    据统计,对口怒江帮扶开展以来,珠海共有34名珠海教师到怒江支教,有56名怒江学生在珠海就读职业教育的“怒江班”。 

健康扶贫 

    授人以渔,培育本土医疗队伍 

    去年12月,刚到福贡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的赵炜琨有点“懵”——这里的医疗条件和沿海发达地区比,实在差太远了。 

    赵炜琨来自斗门妇幼保健院,在了解到当地医疗状况后,他当即和珠海市其他帮扶医生一起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对福贡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开展针对性业务培训。
 
    福贡县人民医院原本不设儿科,虽有与儿童疾病有关的设备,但医生对儿科认知度低,特别是在早产儿领域,根本不具备接收治疗的能力。
 
    “刚开始时,授课重点主要在新生儿这块,比如来了病人后怎样指导医生去抢救,以及教会他们抢救结束后一些细节的处理。”赵炜琨说,“我要把能教的都教了,才能安心地回珠海。” 

    短短3个月时间,赵炜琨一个人就开展了全科学术讲座7次、重症抢救7次,协助救治病人150多人次。其中,成功抢救早产儿3例、感染性休克1例、重度脱水休克3例。 

    同在这家医院参与扶贫的,还有来自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的骨科医生王国寿。他来这九个月,便协助医院完成了大外科分科,成立了外一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烧伤科)、外二科(骨科、脑外科、胸外科)。 

    王国寿说:“我们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原先这里对骨科医学的很多观念甚至还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治疗方法早已过时,但现在,很多本土医生也敢于使用新设备,采用新的治疗方法了。” 

    珠海市首批医疗队于2017年3月5日进驻怒江州进行对口帮扶工作。除了36位珠海医生常驻怒江外,还组织专家巡诊义诊、大病救助、培训人次,并对怒江结核病开展整体防治。
 
    不过,怒江医疗队伍依然面临现实难题。福贡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和幸福表示,怒江是偏远地区,人才比较匮乏,人才都不想进来,就算进来了,呆一两年就走了,留不住人。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对口帮扶,由珠海的老师过来指导,通过对现有的职工、人员进行培训,来提升自身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幸福说。 

  扶贫亮点 

    1 产业扶贫多点开花 

    珠海产业帮扶摸索出“分散组织生产、集中规模经营”的模式,在羊肚菌、冬早蔬菜、天麻、中华蜂和高黎贡山猪等特色种养业方面有所突破,受益的建档立卡人口4508人。 

    2 劳动力转移从无到有 

    怒江向珠海转移劳动力实现从无到有,1600名怒江农村劳工到珠海就业。
 
    3 群众住房条件大幅改善 

    帮助改善贫困群众住房,帮助建房1010套,珠海建设的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将于上半年陆续建成,将有35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入住新房。 

    4 社会事业涌现大批珠海人才 

    34名珠海教师到怒江支教,56名怒江学生在珠海就读职业教育的“怒江班”,珠海帮扶怒江建学校(含幼儿园)2所,资助贫困学生270名,为4827名学生捐赠棉衣棉被等物资。36名珠海医生常驻怒江。 

 对口扶贫怒江,难点在哪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珠海对口怒江扶贫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仍然表示,扶贫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多项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脱贫攻坚压力大。目前全州尚有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16.4万人,加上大部分贫困户居住在偏远山区,且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面对繁重的脱贫工作任务,在两年多时间内解决大面积深层次的脱贫问题,仍然面临较大压力。 

    二是产业扶贫推进难。由于怒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导致发展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要素缺乏,现有的一些零星产业普遍小、散、弱,企业实施产业开发成本较大,帮扶工作难度较大。 

    三是释放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受历史文化发展制约,怒江贫困人口普遍文化素质低,扶志扶智工作难度大,大多数贫困群众居住在山区,学习沟通能力差,思想观念封闭,脱贫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帮扶难度相对较大。  

扶贫医生的梦想

    给少数民族村民 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 

    还有十几天,黄启贵就要离开独龙江了。他还想在独龙江继续干下去。
 
    55岁的他,半年前主动请缨,从金湾区三灶医院前往怒江贡山县独龙江乡参与扶贫。这里是我国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地带。独龙族——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就生活在这上下90公里的独龙江峡谷之中。 

    由于交通位置非常偏远,独龙江乡曾是我国交通版图上的盲点,而独龙族也是最后一个通上移动电话的民族。 

    可是,短短半年时间,黄启贵便对这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人们民风淳朴,为祖国驻守西南边疆。”黄启贵说,“能来这里工作,是我的荣幸。”
 
    但是,来了之后,他却对这个民族的健康状况非常担忧。他曾看着80多岁的老人席地而睡,看着20多岁的小伙子突然得了自闭症,看着这个只有4000多人的民族,每年却有近20人的自杀率。 

    “多看病人、多做手术,那是州医院、县医院扶贫医生想的事情,我们乡医院没那么多病人,我就扎根乡村,去做田野调查吧。”黄启贵这样想,也很快这么做了。 

    半年时间里,黄启贵跑遍了这里的26个自然村落。独龙族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越至社会主义社会,语言不通、思想观念也较为封闭。再加上交通条件不足,村民又常常在外务农,黄启贵没少吃闭门羹。 

    “越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我心里就越有压力、越沉重。”黄启贵说。在独龙江乡中心卫生院挂职副院长的他,牵头做起了独龙族人的健康档案。把每一个人健康状况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医学上的统计研究。 

    现在,独龙族健康档案的初步框架已经做成,尤其是0至6岁儿童和65岁老人的档案,已经相对较为完备。 

    “但是,还远远不够。”黄启贵认为,自己只是开了一个头。由于其他工作岗位需要,他必须回珠海,但是,心心念念的独龙族让他非常不舍:“希望能将健康档案继续完善下去,让后人能够总结研究独龙族的健康状况,进而改变落后的卫生观念,最终服务好独龙族人民。”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