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扶贫要闻
部门动态
协会新闻
定点连线
地市联播
对口帮扶
会员快讯
高层连线
省外要闻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前沿->>会员快讯
   
探索特色党建,助力乡村振兴
加入时间:2019-7-18    来源:南方日报

揭秘“网红”坝塘村的蝶变之路 
探索特色党建,助力乡村振兴
   

    阵雨过后,太阳偏西,坝塘村潮湿的地面升腾起一股暑热,徜徉村巷,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已消失;巷道规整统一、干净整洁;村内卡车轰鸣,机器不停,工人在其中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亲水平台已初现规模;许多房屋的外墙绘上了各式各样的宣传画;农村的面貌在不断改变……如今,通过人居环境整治,稔村镇坝塘村已变身成“网红村”,吸引各地考察团前来观摩。 

    乡村振兴,坝塘在行动。在坝塘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勇于尝试的精神闪耀在各方各面:探索农村基层特色党建,以党建引领促乡村发展;以大手笔投入,率先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工作。 

    这一桩一举的背后,显示的正是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乡村振兴的“坝塘担当”。 

建设“特色党建”盘活各方资源 

    在贵茂公园跳跳舞、到亲水平台散散步、去文化广场打打球……在坝塘村,总有一种新奇的体验能够让各方宾客感受到舒适满意。而这样的成绩,与党建引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坚强的基层组织是深入开展工作的前提。抓发展先抓党建,抓党建先抓基层,关键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 

    强筋骨是首要任务。“抓好班子队伍建设是开展基层工作的核心要务。”稔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乡村振兴,稔村镇优化党组织设置,选出崔仕强任坝塘村党委书记,县派驻第一书记莫剑初驻村,还培养了多名坝塘村籍年轻后备干部,下派到村工作,输入了新鲜健康活力的血液。 

    经过调整,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素质能力得到进一步优化,既有学识渊博的年轻人,也有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干事意识明显增强,执行力大幅度提升,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 

    聚民心是重点工程。基层工作尤其是农村基层工作,既离不开村级党委战斗堡垒作用和干部队伍的有力执行,同样也需要紧密的党群干群关系,提振民心,汇聚人心。“为了让村民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做好‘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村里召集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多次举行动员会,同时安排村干部和党员专人负责指定片区,挨家挨户与村民们进行协调沟通。”崔仕强表示。 

    “村干部的精气神焕然一新。最明显的是,每次召开动员会,大部分村干部都到场,与村民的沟通也多了,村民有什么问题,村干部帮忙解决,大家对干部的认同感明显增强,对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也有底了,很多村民主动提出要清拆废弃房屋,为美化乡村让路。”莫剑初对村风的变化深有体会。 

    村里的党员也迅速响应起来,做好带头模范作用,崔健富、崔卫强、崔健鸿就是村里怀揣热情、满腔热血的党员代表。在得知其位于村道边的旧猪舍阻碍交通视线时,他们带头动手拆除3间旧猪舍并清理杂物。部分党员党性觉悟高,自发清拆村道两侧的房屋,打造美丽的乡村节点。 

    用乡贤是重要保障。“在依靠镇党委组织建设抓好基层治理、取得村干部和党员群众配合与支持的基础上,坝塘村组织成立乡贤理事会,进一步加强与外出乡贤的沟通联系,积极动员他们参与乡村建设,形成工作合力,推进清拆工作步入正轨。”崔仕强说。 

    去年年底,坝塘村党总支部升级为坝塘村党委,下设第一、第二、第三党支部。截至今年6月,全村党员人数109人,其中长者党员44人,骨干党员41人,外出党员24人。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坝塘村党委巧借翔顺集团之力,以企业发展优势来弥补坝塘村资源、资金、项目、人才的不足,派设计团队和工程队进驻,帮助坝塘村建设乡村振兴项目工程。同时,坝塘村党委与翔顺集团党委继续探索创新学习形式,村企统筹利用双方现有的场地资源,如坝塘村党建文化园、党群服务中心、翔顺集团象窝茶场等场地资源,常态化组织村企党员共过组织生活会,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双方交流互动,增进了解。

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气质颜值 

    基层党建的夯实、广大党员的带动,令坝塘村各项事业得以顺利推进。作为“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坝塘村获赠建设资金近5000万元,实施建设项目数十个,目前已完成村道硬底化亮化、垃圾房、生态公园、文化广场、村委党建文化园、亲水平台、健身休闲场地升级改造等一批项目建设,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 

    穿过534县道,映入眼帘的是村口一座醒目的大理石牌坊——坝塘村。沿着硬底化环村道往前走,房屋整齐划一,房前屋后还有个小花园。在文化广场,笔者看到不少村民群众围坐一起,晒晒工作、拉拉家常,谈谈心得、聊聊发展,虽然彼此间不免争辩两句,但气氛始终和谐而热烈。 

    乡村振兴在为坝塘村带来新面貌的同时,也为村民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一到晚上,文化广场就会迎来一大群前来休憩的村民,人们有的散步,有的跳广场舞,有的打乒乓球,其乐融融,乡风文明蔚然成风。“像这样的休闲娱乐场地,我们村有好几个。”崔仕强说。 

    笔者了解到,由于村拥有几棵古老的大树,因此在建设公园的过程中特意把古树保护纳入其中,许多公园均建在古树旁边,让古树成为公园一景。与此同时,根据村民需求,分别设计成健身公园、休闲天地等,让每个广场都有功能和特色。 

    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坝塘村还注重以文化人。在完成村道硬底化之后,村里还打造了一些具有乡村振兴特色的文化墙,墙上布满了手绘、手写党建标语、乡规民约和乡村振兴图案及相关介绍,村味十足。 

    “我们村最大的亮点之一是耗资数百万打造的亲水平台。”崔仕强指着远处的池塘说道。抬头望去,池塘周边铺设着一条条环形的塑木栈道,护栏是木制的,栈道旁铺满绿化带,池塘中央还有个小喷泉,对面还挂满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宣传字样,与位于亲水平台边的“小洋房”相辉映,构成一幅宜居的乡村图。下一步,坝塘村计划在亲水平台旁打造凉亭、拱桥等设施,并将和谐广场完善为法治主题广场,提高村的知名度。 

    在亲水平台旁,还有一个灰色的“小房子”,俗称“垃圾房”。目前坝塘村已完成12间垃圾房的建设,配备14名保洁员,每天对村道进行清扫,村民会主动将垃圾倒在垃圾房内,由镇统一清运处理。 

    持续开展的乡村振兴建设,让坝塘村旧貌换新颜,也让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现在村里有专人清理垃圾、清洁路面,环境好了很多。”村民崔大伯说起村里的变化,不由得竖起大拇指。与村小组一样受惠于村面保洁工程的还有相邻的仙人坪、龙湾等自然村。 

    党建文化园是坝塘村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在村委会左侧,一个村级党建文化园十分耀眼,经常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吸引广大党员前来参观学习;在村委会右侧,一条党建文化长廊非常醒目,详细地显示村级党建文化,既有生态味又有文化味。

依托村企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 

    整治人居环境改变了乡村的颜值,但没有产业和经济的支撑,乡村振兴就没有了内涵。 

    “我们村部分村民是依靠种植香蕉、火龙果为生。目前全村种植香蕉面积约300亩,按照每亩年产量7000斤,一斤收购价1.8元计算,全年收入近400万元。”崔仕强介绍,同时,坝塘村依托“温氏+县政府扶贫平台公司+基地(养殖小区+翔顺集团象窝茶场+在养殖小区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促进在册贫困人口的增收,并解决当地村民和贫困户就业难题。 

    上世纪90年代初,温氏在坝塘村成立养殖场,村“两委”班子以发展经济为契机,创新“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为企业与农户直接牵线搭桥,指导农户养殖鸡、猪等,为本村提供几十个就业岗位,就近解决务工问题,实现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约5万元,有效助力坝塘村扶贫产业发展。在温氏养殖场内,养户则通过入股分红、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的同时培植稳定的产业。“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很满意。”养户纷纷表示。 

    近年来,坝塘村党委切实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凭借得天独厚的红色基因,以党组织为引领,计划培育红色旅游产业,以红色精神发展绿色经济,不断催生坝塘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坝塘村党委围绕文化振兴重要内涵,深挖本村红色革命文化,在新兴革命摇篮——兴育学校,打造革命历史展馆,将学校历年以来发生的革命事件、涌现出来的先进共产党员一一上墙展示,为村民了解本土革命历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提供重要平台。 

    “生活慢慢在变好,大家开始有了盼头。”谈起近年来的生活变化,许多村民都很兴奋,得益于乡村振兴的开展,村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也越来越好。 

    下一步,坝塘村将继续围绕“走在前列,打造范本”目标要求,按照“五大振兴”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村级党委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基层党建与坝塘村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使村级党委成为改善村容村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红色引擎”,从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