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理论研究
扶贫论坛
调研报告
经验总结
扶贫助廉
扶贫315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开发->>经验总结
   
省司法厅帮扶龙坪村下足“真功夫” “让龙坪村这片土地从此不再有贫困”
加入时间:2017-12-13    来源:南方日报

    龙坪村贫困户梁金水一家人长期居住在一间破旧危房里,墙体通风,屋顶漏雨。因为儿子就读于清远市第一中学,学习成绩优异,这些年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供应儿子读书上。

    “我原本想等儿子读完高中上完大学找到工作后再考虑修房子的事,没想到扶贫工作队提前帮我搞定了修房子的事。”梁金水对省司法厅驻龙坪村扶贫干部曾鹏辉连连道谢。

    如今,梁金水一家搬进了新房,扶贫工作队帮他完成了新房子的整修,还赠送了家具,电视、冰箱等电器,一应俱全。“真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帮助,感谢扶贫工作队的关怀。”梁金水说,以前过日子整天都是累加愁,现在的心情舒畅多了。

    在龙坪村,像梁金水这样摆脱贫困面貌的村民还有很多。贫困户称赞,现在生活改善了,日子有奔头了,心情也变好了,“这是省司法厅真正用心、用情在扶贫。”

    扶贫,细微之处方见“真功夫”。“要让贫困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曾祥陆在龙坪村指导扶贫工作时曾说,要通过精准帮扶帮助所有贫困户实现脱贫,最终让龙坪村这片土地上从此不再有贫困。

    省司法厅驻龙坪村扶贫工作队于2016年4月进驻后,切切实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扶真贫”“真扶贫”理念开展帮扶工作,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稳步推进龙坪村帮扶工作。

    一方面,成立合作社发展优质蔬菜种植,打造产业扶贫长效体系;拓展就业渠道,实现贫困户成功就业全覆盖;成立扶贫发展基金,让扶贫事业有了源头有活水;切切实实关注民生,改善家居环境全覆盖,提升贫困户的生活质量水平。

    省司法厅驻龙坪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范云介绍,通过产业扶贫和转移劳动力就业扶贫,靠资产性收益、务工收入、家庭生产收入、股份分红几项,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脱贫。“经初步统计,龙坪村57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人均收入已超过12000元。”

    扶持谁?
    挨家挨户走一遍 精准识别“真扶贫”

    龙坪村是龙坪镇中心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共有1209户4513人,村集体年收入1.3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6988元。在这样一个大村实施精准扶贫,下的功夫少不。

    扶贫工作队来到龙坪村时,各村小组上报到村委会的数据显示该村共有131户贫困户,为获得更准确的一手资料,扶贫工作队干部刘范云和曾鹏辉又独立开展了一次入户调查,挨家挨户走了一遍,对龙坪村造册上报的131户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

    时值酷暑,扶贫工作队干部头顶酷热,坚持“5+2、白加黑、钉钉子”的工作方式,挨家逐户进行走访调查,坚持“四看五优先、六进七不进”的认定标准、核查方法和确认程序,精准识别贫困户,切实摸清其家庭成员信息、属性、住房、生产生活条件、经济收入和致贫原因等情况。

    “在入户调查确定贫困户之后,我们首先召开村小组民主评议会甄别贫困户,之后将数据上报到龙坪村委会开展评议会,再一次对贫困户进行筛选。”刘范云表示,每一个贫困户都在村委会公示栏和村小组宣传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不遗漏一个贫困户,也要确保每一个贫困户的真实性。”
 
    “最终,我们确认龙坪村贫困人数为106户264人。”曾鹏辉介绍,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实做细,实现动态调整,保证了贫困户识别的科学性与精准性,为后续开展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

    怎么扶?
    精准施策“扶真贫” 结对帮扶“全覆盖”

    “扶真贫”首先体现在领导重视上。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曾祥陆高度重视龙坪村扶贫工作,先后多次来到龙坪村调研考察扶贫工作。

    此外,今年以来,省司法厅已经先后召开4次精准扶贫专题工作会,两次党委会,研究龙坪村扶贫工作。领导的高度重视,有效推动了龙坪村的对口帮扶工作,这在扶贫资金筹集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对口帮扶龙坪村之后,省司法厅三年规划投入帮扶资金580万,通过2017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又筹集到捐款214万余元。

    资金要到位,人更要到位。目前,省司法厅系统内的帮扶单位实现结队帮扶一个或者两个贫困户,“我们实施结对帮扶‘全覆盖’机制,一年两次慰问,全部帮扶单位都要到齐。”刘范云说。

    是不是扶真贫?有没有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些问题不仅是帮扶工作的题中之义,更是贫困户面对帮扶时最为关切的问题。扶贫工作队干部正是抓住这些关键问题,从细微之处着手,让贫困户见到了司法厅对口帮扶的真心实意。

    切切实实关注民生,是司法厅帮扶贫困户的核心理念。基于此,扶贫工作队将“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募集帮扶资金中抽出106万元用于贫困家居环境整治和危房改造等工程。

    在家居环境整治方面,按照统一标准为106个贫困户的房子进行全面整修,实现每户屋内地板硬底化,家居门口5米内没有露泥,房不漏水,墙不露砖;同时为有需要的贫困户配备必备的日常家具和电器,改造好贫困户家里的电路。

    在最近的一次捐赠仪式上,省司法厅就为龙坪村的贫困户一次性捐赠了80台电视机,50台电冰箱。该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全体贫困户和广大村民的一致赞誉。

    在梁金水家的新房不远处,刘志新、刘水新两兄弟的新房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哥哥刘志新63岁,是五保户,弟弟刘水新58岁,是贫困户,两兄弟此前居住的房子,建于上世纪80年代,破旧昏暗,遇到下雨天,整个屋子都很潮湿。“我们老早就想要建新房,可是手头没钱。”

    扶贫工作队得知刘家兄弟的境况后,积极帮助他们落实危房改造工程,在政府补助的基础上,扶贫工作队按照一户补助8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后,兄弟俩的建房资金已经不用愁。

    “可是建房子的地皮出了点问题。”扶贫干部曾鹏辉笑着说,兄弟俩的地皮跟梁金水的宅基地刚好相邻。梁金水的宅基地位于高处,刘家的宅基地在低处,而此时,“梁金水正打算在宅基地上建牛棚。”

    曾鹏辉考虑到,房子、牛棚建成后,在地势影响下,牛棚里产生的牛粪在雨水冲刷下肯定会流到刘家兄弟家里,影响居住。

    “如果把宅基地换一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曾鹏辉找到两家人,经过多番耐心劝说,最终两家答应换地。“你出一只鸡,他出一只鸭,我出一支酒。房子和牛棚建好之后,我们三个一起吃个饭。”谈起当初的协调过程,曾鹏辉开心地笑了。

    “年前就可以搬进新房了。”想着两个月后可以在新房子过个喜庆年,刘家兄弟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如何帮?
    产业帮扶“真脱贫” 贫困户就业“全覆盖”


    帮扶不仅要细致入微,帮到贫困户的“心坎上”,更要有“大手笔”,让贫困户看到脱贫致富的新希望。让贫困户得到看得到的好处,这是省司法厅扶贫工作队开展帮扶工作时始终恪守的理念。

    成立龙坪村绿色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是省司法厅产业扶贫的“大手笔”之一。按照贫困户以财政帮扶资金6000元/人入股,厅自筹资金补充投入的方式,组织引导57户贫困户注册成立龙坪村绿色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目前300亩蔬菜基地、100亩果树种植、农家乐等项目正在按计划组织实施。在这些项目基础上,还组建了一个农家乐,意在发展乡村旅游。

    合作社的成立解决了不少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在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就业方面,我们也是实施‘全覆盖’,保证任何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家庭里至少有一人实现务工就业。”刘范云认为,产业扶贫需要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才能够实现持续造血扶贫。

    在贫困户自己寻找的基础上,经过扶贫干部通过动员、联系,目前已经有36户贫困户在珠三角实现务工就业,剩下21户贫困户安排到合作社务工就业,实现就业“全覆盖”。

    今年3月至8月31日,合作社共吸纳73人务工就业,总计用工1153天,累计发放务工工资11.0622万元,其中贫困劳动力18人261天,发放务工工资2.39万元。

    刘范云介绍说,按照目前的务工月工资来算,贫困户的工资普遍可以达到2000元/月以上,一年的收入便可达到24000元以上,“只要贫困户家里有一个人有稳定的务工收入,就可以有效实现增收脱贫。”

    此外,合作社还收购不少贫困户的农产品,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问题,“我们收购了贫困户30万元左右的水果。”刘范云表示,合作社积极帮助贫困户拓展销售渠道。

    目前,合作社已和东陂腊肉厂达成协议合作生产腊肉,初步达成协议要生产3万斤腊肉。刘范云表示,通过动员贫困户养猪,合作社会将贫困户养的生猪收购用于制作腊肉,这样解决了贫困户的生猪销售问题,帮助他们增收脱贫,“生产出来的腊肉我们司法厅系统内部可以消化一部分,另一部分面向外部市场。”

    扶贫工作队还充分利用司法厅系统下属单位的消费市场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合作社蔬菜基地对接司法厅下属的清远监狱和英德监狱,合作社一年收入可以达到八九十万元。”刘范云说,贫困户农产品的销售也可以直接对接司法厅系统内部市场,干警获得了优质农产品,贫困户解决了农产品销售渠道问题,实现双赢。

    白瓦村贫困户李建忠两口子为人勤快,家里有五六亩蔬菜地,今年3月份开始,夫妻俩开始到合作社务工,两人一天的工资有180元。李建忠说,至10月份,夫妻俩务工累计收入5000元余元。

    而在扶贫干部动员下,李建忠搞起了土鸡养殖,去年至今已经卖出150只鸡,收入15000元左右,同时销售了3000斤莴笋、生菜,收入6000元左右。“如果是我自己卖,肯定卖不到这么好的价格,也卖不出这么多的量。”李建忠笑着说,有了合作社,解决了他的销售问题。

    截至到9月30日,该村合作社收入达70多万,加上收购水果和销售腊肉的40万,预计合作社每年收入100多万元。

    经预测,合作社今年可为当地村民和贫困户增加务工收入30万元,同时实现利润60—80万元,可为每个贫困人口增加股份分红收入3000到4000元。通过建设和运营合作社项目,帮助贫困户实实在在增加收入,从而实现脱贫奔康的目标。待农家乐、土鸡和塘鱼养殖等投产后,合作社经营将进一步多元化,利润空间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

    “经初步统计,龙坪村57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人均收入已超过12000元。”刘范云说,通过产业扶贫和转移劳动力就业扶贫,靠资产性收益、务工收入、家庭生产收入、股份分红几项,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脱贫。

    扶多久?
    着眼长久“谋持续” 让龙坪村不再有贫困


    扶贫不走形式化,更不能走过场。

    当扶贫工作队撤离龙坪村时,龙坪村的贫困户是否还会再次陷入贫困境地?这是扶贫工作队干部时常思考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扶贫的可持续性。

    “按照厅领导的指示,要将此轮精准扶贫作为‘最后一次扶贫’。”刘范云说,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是上至厅领导,下至扶贫干部都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扶贫工作队撤离之后,扶贫项目还能够持续运营带来效益,持续造血扶贫。”

    扶贫工作队关注产业扶贫过程中项目的可持续性,选择扶贫项目之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在发展蔬菜种植基地之前,为了保证项目今后的可持续性,扶贫干部事先考察了很多项目,先后到崇左考察养蛇,到湖南考察种植雪桃……

    “在考察众多项目的基础上,和村委商量沟通,与厅里进行研究,结合龙坪村的实际,最终确定发展蔬菜种植基地。”龙坪村土地肥沃,人均土地占有量比较多,村民种植蔬菜技术好,这些都是促使扶贫工作队干部最终决定发展蔬菜种植基地的原因。

    成立扶贫发展基金是确保扶贫可持续的又一个有效举措。“我们用帮扶资金6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加上司法厅入股合作社的60万元分红,成立了一个扶贫发展基金。”

    为了解决龙坪村村集体收入问题,省司法厅入股130万到连州市扶贫双到基金,其中80万元产生的分红归村集体所有,从而保证村集体每年有8万元收入;50万元产生的分红归合作社所有,保证合作社每年5万元的收入。此外,10年后入股连州市扶贫双到基金本金返还后也将存入村扶贫发展基金中。

    “成立村扶贫发展基金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救助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天灾人祸致贫的群众。”刘范云说,包括扶贫发展基金在内的所有扶贫项目都是秉承对农民负责,对扶贫工作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谋划它的可持续性,确保通过3年脱贫攻坚,到2018年底,全村有劳动能力的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集体经济达到年收入8万元以上。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