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扶贫要闻
部门动态
协会新闻
定点连线
地市联播
对口帮扶
会员快讯
高层连线
省外要闻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前沿->>扶贫要闻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全国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时间:2020-10-30    来源:中国扶贫

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全国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刘永富

2020年7月27日

产业兴,收入增,脱贫稳。产业扶贫是“五个一批”的第一批,是管长远、管根本的举措。产业扶贫需要持续抓、长期抓。脱贫攻坚以来,我们每年都召开产业扶贫会,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持续不断推进工作。今天,我们在甘肃省陇南市召开全国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总结产业扶贫成绩,交流经验,检视问题,部署工作,推动各地圆满完成收官任务,为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科技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对产业扶贫非常重视,这次专门派员到会指导。

甘肃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林铎书记和多位省领导出席会议,和大家一起参观调研。刚才,林铎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介绍了甘肃脱贫攻坚的情况,特别是甘肃拉开架势、扑下身子抓产业扶贫的经验。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提供了学习借鉴,增强了信心。

这次现场会选择在甘肃陇南召开,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甘肃省的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重的省份,甘肃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经过不懈努力,全省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552万人减少到去年底的17.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6.6%下降到0.9%,贫困县由75个减少到8个,贫困村由7262个减少到395个,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产业体系、就业机制基本形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改善,贫困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可以说,啃下了脱贫攻坚的“大头”,把握了如期脱贫和坚决打赢的主动权。二是陇南的产业扶贫具有典型性、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可学性。大家这两天可以感受到陇南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条件较差,贫困地区发展扶贫产业的所有困难,陇南几乎都能找到。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陇南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大力推进、久久为功,以花椒、辣椒、油橄榄、蜂蜜为代表的“麻辣香甜”产业不断发展,形成了“地下有药、树上有果、空中有蜂、林中有鸡、四季有花、村里有客”山地立体农业新格局,走出了产业扶贫新路子。

陇南的扶贫工作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电商扶贫。2016年陇南开启电商扶贫试点,提出了“生于大山、立于脱贫、成于创新、贵于化人”和“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直播变成新农活,把数据变成新农资”的理念,形成了“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电商扶贫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价值链,基层干部群众全员参与,取得了看得见、得实惠的成效,对当地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贡献达到840元。二是拆危治乱。在两年的时间内拆除了危房39万间,解决了视觉贫困。花钱不多,主要是工程性支出,没有补偿性支出,关键是做通了群众的工作,转变了群众的观念。

刚才,吉林、河南、江西、贵州4省扶贫办主任和河北阜平、广西都安、陕西留坝、青海泽库4县的负责同志交流了经验,做的都很好,讲的也很好。会议还印发了各地的100个产业扶贫案例,各有特点,希望各地一并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产业扶贫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扶贫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和指示,我们在学习贯彻中,要认真把握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总书记指出: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把发展生产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产业与收入好比根与叶的关系,根深方能叶茂。产业扶贫作为开发式扶贫的主要载体,能够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造血能力,形成持续发展的内生机制,必须把产业扶贫放在全局中抓实抓好。

二是因地制宜是产业扶贫的基础。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勉强搞一些东西,一定从实际出发,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实惠。要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之上。贫困地区千差万别,产业扶贫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立足贫困群众和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做好特色文章,找准发展路子。

三是尊重规律是产业扶贫的根本。总书记指出:推动产业带动扶贫工作,要把握好供需关系,让市场说话,不要搞长官意志、乱点鸳鸯谱。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种养业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周期较长,要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产业扶贫要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产业与自然的适应,尊重市场,拥抱市场,在市场中检验产业扶贫的成效。

四是带贫减贫是产业扶贫的目的。总书记指出:推进产业带动脱贫,要着重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帮助贫困群众提升技能,拓宽收入渠道,提高收入水平。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产业扶贫,发展产业是抓手,扶贫是目的,要建立稳固的带贫机制,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五是主体引领是产业扶贫的载体。总书记指出:要突出产业扶贫,防止产业选择盲目跟风,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发展现代农业、推广良种良法、开发特色产业,需要一定经营规模,也需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不是随便一家一户就能干得了的。加大产业带动扶贫工作力度,关键是要激发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的积极性,使企业愿意来、留得住。产业扶贫离不开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动,离不开致富带头人的带动,要充分挖掘和调动这两类主体的积极性,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

六是改革创新是产业扶贫的动力。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要改进帮扶方式,多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帮扶项目实施,提倡多劳多得,不要包办代替和简单发钱发物。要通过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实施特惠金融政策,加大对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力度,特别是要重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好的体制机制,产业扶贫才有活力和动力。

七是政府引导是产业扶贫的保障。总书记指出: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形成有利于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加快发展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新兴产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向贫困地区安排,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受自然、历史等因素影响,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仅靠市场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党和政府拉一把、帮一把,需要政府和市场手拉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既是从产业扶贫规律出发作出的重要论断,也是针对产业扶贫实践给出的有效方略,是做好产业扶贫的行动指南。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和繁重的攻坚任务,特别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需要,扶贫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扶贫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增强责任感,责无旁贷抓好产业扶贫工作;增强紧迫感,只争朝夕抓好产业扶贫工作;久久为功,坚持不懈抓好产业扶贫工作。

二、充分肯定脱贫攻坚以来产业扶贫工作成效

经过七年多的精准扶贫,特别是四年多的脱贫攻坚战,我国农村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52个,贫困村从12.8万个减少到2707个,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就的取得,首先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产业扶贫硕果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建档立卡数据显示,全国贫困人口中有92%参与产业扶贫,超过三分之二的贫困户得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很多贫困县和贫困村的扶贫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性跨越。更为关键的是,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升了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的能力,改进了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今后农村长远发展和乡村振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总结这几年,我们认为有这几个方面的成绩和经验。

(一)多措并举抓投入,保障扶贫产业发展。

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前所未有。2016年至2019年,40%左右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产业扶贫,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超过1.2万亿元,用于产业发展的资金达4100多亿元,占34%。河南省今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向产业扶贫的比例达到50%。

金融资本投入力度前所未有。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546.3亿元,惠及1653.5万贫困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开发设计了专门的产业扶贫贷款。资本市场“绿色通道”和特色扶贫产业保险等金融支持政策,为产业扶贫提供了融资支持和风险保障。

社会扶贫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产业扶贫已经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点内容和省内协作、对口帮扶的重点方向。西藏、新疆,从2016年起,连续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暨对口帮扶现场推进会,每年引荐一批产业项目支持当地扶贫产业发展,和田、喀什结束了没有现代工业的历史。当地的贫困户提升了能力,会说普通话、有礼貌、有时间观念。青岛市对口帮扶陇南市,投入真金白银发展扶贫产业,辣椒产业就是青岛企业做起来的。浙江安吉的“白茶扶贫”,是先富帮后富的典型代表,支持四川、湖南、贵州3个省的4个县发展白茶,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科技投入力度前所未有。科技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指导832个贫困县组建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4100多个,开展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对贫困村科技服务全覆盖。良种、良技、良法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陇南市“两椒”套种技术,农户增收效果好。

(二)分类施策抓培育,带贫主体和贫困户发展能力提升。

大力培育带贫主体。抓好扶贫龙头企业的认定和支持,截至6月底,中西部22个省份有扶贫龙头企业2.86万个,直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82.4万人。推动贫困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全国90%的贫困村都有了自己的合作社,832个贫困县累计发展农民合作社68.2万家,直接带动2197.8万贫困人口增收。山西造林合作社把贫困群众组织起来造林,贫困户年人均务工收入大幅提升,实现了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大力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抓住“选、育、带”三个环节,共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41.4万人,领办的21.4万经营主体带动406万贫困人口脱贫,成为贫困村“留得住、能战斗”的工作队。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国共计256.5万贫困劳动力接受了职业技能培训,贫困群众就业技能和生产技术大幅提升,掌握了挣钱本事。一些贫困户掌握技能后从事技术工种,成为企业生产骨干,实现了向产业工人和新型农民的转变。

(三)围绕增收抓产业,带贫机制日益完善。

发挥脱贫攻坚项目库引领作用。项目库以脱贫攻坚规划为依据,贯彻带贫减贫要求。项目库每年保持300多万个项目,其中产业项目约占三分之一,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资金使用效益。湖南省走出“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实现了“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

丰富贫困户参与模式。各地通过订单生产、生产托管、技术服务、产品收购、就业带动、股份合作、土地流转、资产租赁等模式,把贫困户嵌入扶贫产业链条,提高贫困户参与度,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上稳得住、有收益。广西都安县的“贷牛还牛”模式,内蒙古突泉县的“借羊还羊”模式,都是很好的实践。

(四)因地制宜抓特色,扶贫产业发展亮点纷呈。

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陇南的油橄榄产业、花椒产业,在全国都形成一定的优势地位。贵州的刺梨、云南怒江的草果、新疆的大枣核桃、西藏青海的青稞牦牛等,都实现了向产业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

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光伏扶贫方面,全国8万多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规模达1500万千瓦,每年发电收益130多亿元,资产和收益直接到村。青海每个贫困村都有光伏电站,年均收入30万元左右。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资金主要用于公益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奖励补助扶贫。乡村旅游扶贫方面,形成了河北涞水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扶贫“两带四起来”模式。构树扶贫方面,累计有200多个贫困县,600多家企业或合作社从事构树种植、养殖和加工,全国杂交构树种植面积发展到102万亩。金鸡扶贫方面,德青源公司共与全国12个省、20多个县建立合作关系,累计支付项目租金1.7亿元,带动1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消费扶贫行动扎实推进。为破解扶贫产品销售难问题,我们提出今年销售扶贫产品力争达到2000亿元的目标,通过政府采购、扶贫协作、经营主体参与等模式,强力推进消费扶贫。截至6月底,中西部22个省份共认定扶贫产品6.33万个,涉及1602个县、2.2万个供应商,全年可提供的商品价值量达到5464亿元,已销售金额784亿元,其中东部9省市消费220亿元。北京、广东、重庆等地都开展了包括消费扶贫专柜、专区等创新试点,并取得积极成效。

在产业扶贫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

第一,产业扶贫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我们创新产业扶贫理念和路径,创新机制和模式,走出了创新发展的路子。我们统筹整合各类政策和资源,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区域协调发展,走出了协调发展的路子。我们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实现产业扶贫与生态建设双赢,走出了绿色发展的路子。我们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带贫益贫效果,确保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不掉队,走出了共享发展的路子。我们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交流合作,开展产业合作,走出了开放发展的路子。

第二,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我们坚持把“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贯穿产业扶贫始终,立足实际,回答“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产业、为谁发展产业”等问题。产业布局上,因地制宜,适宜干什么就干什么;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上,缺什么就补什么;政策扶持上,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有针对性地解决产业扶贫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第三,产业扶贫是开发扶贫的生动实践。开发了自然资源,许多产业项目充分挖掘当地潜力,山区发展中药材,干旱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生态脆弱地区开展生态扶贫,充分发挥了区域发展比较优势。开发了人力资源,产业扶贫“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发挥贫困群众脱贫主体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升发展能力,增强造血功能,享受发展成果。

第四,产业扶贫是多兵种联合作战的生动实践。产业扶贫是系统工程,我们注重协调联动,多兵种联合作战,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各级扶贫部门主动作为,统筹协调。农业农村部门主抓农业项目,科技部门加强技术指导,文化旅游部门指导乡村旅游发展,林草部门实施生态扶贫,商务部门负责电商扶贫,财政金融部门给予资金支持。有关部门都将产业扶贫作为重要工作,形成多方参与、多部门共助扶贫产业发展的格局。

第五,产业扶贫是久久为功的生动实践。产业扶贫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为确保产业扶贫工作落实到位,我们用绣花的功夫、钉钉子的精神,不松劲,不停顿,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推动产业扶贫发展见效。甘肃定西马铃薯产业几十年如一日地抓,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今天考察的油橄榄和花椒产业也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真正做到了弱鸟先飞、迎难而上,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抓好产业扶贫,要坚守初心、保持恒心、坚定信心。

第六,产业扶贫是抓党建促脱贫的生动实践。基层党组织是产业扶贫工作的“定盘星”和“导航仪”,发挥着组织、指导、示范的作用。我们强化了县级党委在脱贫攻坚、产业扶贫中总指挥部的关键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致富带头人、扶贫合作社领办人发展成党员,吸纳进支部,把支部委员往致富带头人的方向培养。各地不断创新党建“主业”与发展产业、带贫益贫“主责”结合的方式方法,党员带头实施产业项目,带头实验新品种、新技术,引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项目。党员带头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发挥模范表率作用。乡村两级党组织扎实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组织贫困户发展生产,设置公益岗位,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全面提升,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脱贫、维护农村稳定的战斗堡垒。

在肯定产业扶贫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产业扶贫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有的产业基础不牢。有的地方生产性基础设施薄弱,仓储物流和冷链设施发展滞后,金融配套服务还有欠缺。二是有的产业培育不强。产业选择盲目跟风,不能做到因地制宜,相当部分停留在种养殖初级环节,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深加工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不足。三是有的经营管理不善。经营主体自身管理和发展能力较弱,生产管理不科学,经营管理不规范,有的甚至搞了一些半拉子工程。四是有的带贫机制不优。有些项目简单采用资金入股、土地流转、生产托管等带贫形式,产业收益分配依然存在“一股了之”、“一发了之”和“拉郎配”等现象,贫困群众参与度不高。五是有的市场培育不足。部分地区市场理念和营销能力不足,重产不重销、重量不重质、重品种不重品牌。部分地区交通物流和信息服务滞后,扶贫产品卖不出、卖不好。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扎实做好今后的产业扶贫工作

实现今年的圆满收官,特别是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要进一步做好产业扶贫工作。

(一)坚持产业扶贫发展方向。今年脱贫攻坚就要收官,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扶贫产业发展、扶贫带贫益贫不仅不能停止,而且力度要持续加大,产业扶贫不仅不能鸣金收兵,而且要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对此,大家要有清醒认识。抓好下步产业扶贫工作,关键是要做好“三个有利于”:有利于调动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提升发展能力;有利于突出产业特色,提高产业附加值,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市场对扶贫农产品的接纳度和喜爱度。

(二)突出产业扶贫发展重点。一是要发展壮大带贫主体。对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可以给予产业扶贫资金扶持,支持其发展壮大,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带贫实效。对创业致富带头人,要加大筛选培育力度,提升培育质量,发挥实训基地作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对返乡创业人员,要将其培育成致富带头人,支持其发展生产带贫减贫。二是要提高组织化程度。力争通过各种形式把贫困群众有效组织起来,有机嵌入到产业链条中,提升贫困群众参与水平。三是要延长扶贫产业链条。解决种什么和养什么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整体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生产出来的产品只能作为原材料进入市场,影响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更多获益。要逐步延长产业链条,朝着精深加工、特色品牌的方向前进,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贫困群众收益水平,增加贫困群众就业机会,增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动能。四是要完善带贫减贫机制。以问题整改为契机,创新方式方法,完善产业扶贫的带贫减贫机制,纠正“一发了之”“一分了之”“一股了之”等做法。引导贫困户通过多种方式参与产业发展,保障贫困户利益。五是要着力激发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激发内生动力,提升生产技能,推动贫困群众从“等靠要”向“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转变。

(三)强化产业扶贫政策保障。在资金保障上,要继续加大扶贫资金对产业扶贫的投入,要向带贫主体和产业扶贫基地建设倾斜。要用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做到应贷尽贷。前不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有关政策的通知》已经明确,脱贫攻坚期内扶贫小额信贷各项政策保持稳定。要满足已获贷贫困户还贷后新的资金需求,深入挖掘有发展产业意愿和能力的未贷款户的潜力,把边缘户纳入支持范围。要把风险防范作为重点紧抓不放,化解好存量“户贷企用”逾期风险。要正确理解和实施贷款延期、展期、续贷等政策,对已经做了延期、展期、续贷的贷款,要做好后续跟踪管理,防止一延了之、一展了之、一续了之。在政策支持上,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与时俱进出台更有力的扶持政策,支持扶贫产业稳步发展。

(四)加强扶贫资产管理。要系统清查核实脱贫攻坚以来形成的扶贫资产,尤其是财政资金投资形成的资产。扶贫资产中的经营性资产,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生产价值,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如果不懂管理,不善管理,就会在脱贫攻坚后出现一批不中用的摆设。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要以县为单位摸清底数,明确资产权属、监管责任,建立长效运营管理机制。产业配套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资产,不能建设的时候轰轰烈烈,维护的时候冷冷清清,一定要明确谁负责后续管理维护。对已明确到户的资产,不能收归集体。对属于集体的资产,要管住管好。

(五)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总结。大家在产业扶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产业扶贫是有基础、有前途、有希望的。这次会议也是做好产业扶贫总结的动员会,要以此为契机,深入总结产业扶贫的好做法、好模式、好机制、好经验。前段时间,各地扶贫部门上报了总结和典型案例,虽然讲出了成效,但整体比较粗糙,数据还不全、分析还不透,需要进一步深化。

四、抓好近期几项工作

一是克服疫情和灾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挑战,疫情使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贫困户生产经营受损,驻村帮扶工作受限,扶贫项目开工和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延迟。产业扶贫也遭受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产品销售困难、旅游扶贫受损严重、生产资料供应受到影响、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出现困难等。今年夏天南方发生洪涝灾害,目前有150多万贫困人口受灾,不少贫困户受灾较重,有些居住设施受损,有些收成没了,有些生产物资冲毁了。对此,我们及时出台了《关于及时防范化解因洪涝地质灾害等返贫致贫风险的通知》,提出明确要求。下一步,要做好监测和帮扶工作,用好各项政策。今年,中央有关部门集中出台了包括延长扶贫小额信贷还款期,强化财政扶贫资金对产业就业的投入等40多项含金量高的政策,要抓好贯彻落实。要加快损毁房屋、道路、水利设施等扶贫项目的维修重建工作,优先发展短平快项目和庭院经济,确保把疫情灾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到最低。在疫情灾情的情况下,能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保证不返贫,更显我们的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脱贫攻坚志在必得,但还不能说是稳操胜券,还要继续努力。大家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些,做好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把工作做好、做扎实。

二是做好贫困人口外出务工稳岗就业。今年就业扶贫工作已明确了“一个超过,两个不低于”目标,并将纳入考核。现在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总数超过了去年,但不要过于乐观,要看到疫情的影响还在持续发生,将会对就业工作带来较大压力。经过前段时间共同努力,我们完善了1000多万贫困人口基础信息,出去的人基本找到了,锁定了务工的地点,关键是如何稳的问题。西部地区要做好省内县外和县内务工贫困人口的稳岗,积极配合东部地区开展跨省务工人员的稳岗工作。东部地区要多措并举、千方百计把贫困人口稳在企业、稳在当地。扶贫部门要加强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合作。这段时间扶贫办正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东西部地区开展稳岗调研,各地也要多调研分析,找到破解稳岗难题的有效办法。

三是大力推进消费扶贫。要高度重视消费对贫困群众生产增收的作用,以销带产、以销促产。扶贫部门要按要求做好扶贫产品的认定管理,严把认定原则,严控产品质量,扩大供给规模。要努力按照销售地区产品标准倒逼提升扶贫产业质量,逐步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扶贫产品的品牌形象。要协调相关部门支持扶贫产品开展地理标志和质量安全品牌认定,提升扶贫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要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和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框架下的消费扶贫工作,积极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消费扶贫。扶贫办将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举办“消费扶贫月”活动,各地要充分准备,积极参加,共同构建消费扶贫大市场。东部地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西部地区要把扶贫产品组织好,保质保量,不要卖的太贵,应略低于市场价格。

四是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工作。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下步巩固脱贫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在960多万贫困人口的搬迁工作已经完成,“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如果解决不好“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就不算圆满完成。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搬迁后扶工作的政策,初步搭起了后扶工作的框架,各地要细化落实、做好配套。要突出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在后扶中的作用,通过产业发展解决就业、带动增收。要在安置区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种养业,推动特色手工、健康养生、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要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下创建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吸纳优质企业入园经营,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要注重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企业发展扶贫车间吸纳搬迁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五是做好普查和考核工作。今年的考核跟往年比要有一些调整。第一个是1年和5年的关系,以前主要考核当年,今年的考核既要考当年又要考5年。第二个就是考核和普查的关系,普查是国家的普查,今年要把普查结果作为综合评价各地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参考。第三个是考核要突出收官之年的工作,包括疫情应对、稳岗就业、消费扶贫、返贫致贫监测帮扶等。

同志们,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巩固脱贫成果和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作出贡献。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