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扶贫网--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欢迎您!本站最新动态:  《广东扶贫》杂志约稿函!    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关于协会工作的批示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秘书长信箱 今天是:
 
扶贫要闻
部门动态
协会新闻
定点连线
地市联播
对口帮扶
会员快讯
高层连线
省外要闻
国际交流
 
 
  当前位置:首页->>扶贫前沿->>扶贫要闻
   
中国独一无二的扶贫模式获得世界著名学家奈斯比特夫妇的高度赞可
加入时间:2019-3-14    来源:人民网

奈斯比特夫妇在维也纳的家中(图片:何蒨)
奈斯比特夫妇在维也纳的家中

近日,记者专访了刚从北京回到维也纳的奈斯比特夫妇。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是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大趋势”的代言人。20世纪80年代,他的《大趋势》一书一经出版便轰动世界,当时书中的预言——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等——如今无不一一实现。1995年,约翰·奈斯比特结识了他的德国出版人朵丽丝,两人一同合作完成了《亚洲大趋势》一书。2000年,两人结为伉俪,从此一同旅行,一起研究,并将注意力投射到中国,至今共同创作了《中国大趋势》、《对话中国模式》、《大变革》等多部著作,十分看好中国的未来。

在维也纳一处清静的老式建筑顶层,奈斯比特夫妇在他们的家中接待了记者的来访。这是一个初春的上午,联排的大玻璃窗让阳光肆意倾洒进来。奈斯比特夫妇的公寓宽敞、简洁而充满艺术气息,夫妻二人收藏的现代艺术作品巧妙的点缀着不规则的空间,妙趣横生。约翰·奈斯比特已近90岁,当天他穿着天蓝色毛衣,银白色的头发与络腮胡在饱满的阳光映衬下,显得格外轻松幽默。朵丽丝一头干练精致的金色短发,搭配白色轻盈的衬衫,也与白色基调点缀着艺术品的公寓氛围十分相宜。由于正值中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之际,朵丽丝特意将网络上的相关报道打印出来,夫妻两人就西方看待中国的刻板视角做出了一些不同见解。

 政府报告展示中国领导人的自信

即便年事已高,奈斯比特夫妇仍经常访问中国,亲身体验这个国家的变化。朵丽丝指出,观察中国两会,重点不仅在于理解中国政府取得的成果,更要倾听报告中指出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领域。奈斯比特夫妇十分强调,关于中国的见解不能建立在情绪的基础上,而是要回归事实,每年中国两会发布的政府报告,正是检验事实的最佳时机。

朵丽丝强调,西方的问题在于看待中国的视角未必建立在广泛事实的基础上,因此观点具有一定程度的扭曲。此外,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导致不同政党往往需要证明另一个政党的弊端,才能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就导致不同政党在治理国家时,目标往往并不一致,两党永无可能就统一的目标合作,从而分散了资源与动力。相反,中国两会提供了另一种理解中国的方式:两会集结了来自经济、文化、政治领域不同社会阶层的代表和委员,他们能够以共同的目标为导向,致力于改善国民生活条件,促进国家富强。

 中国的脱贫攻坚战赢在人心

约翰·奈斯比特对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成果使用了“壮观”一词来形容。他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甚至是一个新方向,不仅激励了社会的发展,导向积极的结果,其影响力也波及社会方方面面。他强调,中国在扶贫工作中做得最成功的一点,是让贫困人口能够自力更生。约翰·奈斯比特举例形容:“西方人总问政府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在中国,人们问政府能帮助我做到什么,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后者更为积极主动。”奈斯比特夫妇尤其强调的一点是,中国政府的扶贫方式能够带给受帮助者一种尊严感,这正是中国式扶贫模式的积极因素。

朵丽丝指出,他们在中国的贫困地区旅行时,常常和当地人聊天,能感受到这些人表达出一种非常强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后代能进更好的学校读书,获得更好的生活。她指出,这种感觉好像向水中扔了一块石头,一颗小石子激起千层浪,影响的波及范围越来越广。约翰·奈斯比特也强调,这就是所谓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他强调,中国政府的成就,是在扶贫中赋予人尊严感,让他们能够思考自己的境遇,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有价值的东西。

奈斯比特夫妇也指出,中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选择了一条非常特殊的路径,中国政府并不仅仅依靠承诺来实现脱贫,而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扶贫模式,这也是回应西方社会制度优越性的一种方式。朵丽丝表示:“中国未来的发展很值得期待,我们也希望以积极的心态近距离观察中国的发展。”

 中国社会的未来:渴望学习的青年人

朵丽丝非常关注中国年轻人的发展,关于中西方青年在自我成长道路上的差异,她认为重点取决于这种差异表现在何处。朵丽丝指出,经她的观察,中国的年轻人最关心两件事:第一、如何进入一所好学校,从而能够得到好工作;第二,如何找到对的人,一起建立家庭。所以,总结来看,中国年轻人的希望无非就是好工作和好爱人。奈斯比特夫妇指出,从这一点来看,西方的年轻人和中国的年轻人是一样的。但朵丽丝也指出,中国的年轻人虽然非常关心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排除代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外,中国的年轻人还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期待,这三重期待也会形成某种压力,形成中国年轻人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特殊境遇。

但是,中国的情况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奈斯比特夫妇指出,2000年他们来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还很羡慕西方人,如今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普遍更加自信和满足,虽然中国的年轻人也渴望去国外名校读书,但更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工作创业。此外,奈斯比特夫妇也强调,中国的年轻人渴望学习。约翰·奈斯比特笑着形容,中国的年轻人总是处于“我能从您那儿学到什么?”的状态,而在西方,人们总是表现出一种“我们什么都知道,何必从别处学习”的姿态。奈斯比特夫妇认为,正是这种渴望学习的态度,赋予中国年轻人更多优势,他们积极好学,工作努力,他们关心如何前进,而不是如何减少投入,这就是中西方年轻人最大的差异。在奈斯比特夫妇看来,“渴望学习”正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模式,也使得“学习型”社会充满发展的潜力。

 


欢迎访问广东扶贫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站点地图 | 招聘启事 | 版权申明 |
流量统计:

版权所有: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  Copyright © 2009 www.gdfupin.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号:粤ICP备10213720号
主管: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主办: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广东省南方扶贫开发研究院、广东省国粤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内容支持:《广东扶贫》全媒体中心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35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大院2号办公大楼12楼                              邮编:510500
电话:020-37286668    传真:020-37286688    捐赠热线:020-37288888   邮箱:gdfupinxc@126.com